本文的观点无关对错,只是我试图描述一下目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些现象,我觉得无论关于文玩核桃的哪种言论,只要我们抱着“兼听则明”的心态去看待,总会获得一些收获。
01“皮质论”学派
“皮质论”学派可以说是目前文玩核桃圈儿的主流学派之一,学派的主要特点是“言必称皮质”。无论是野生、品种、人工干预……哪种关于核桃的描述,学派中的“公知们”最终都将把话题导入到“皮质”的主线上。不过,“皮质论”学派是一个典型的理论型学派,学派会对白茬核桃充分发表关于“皮质”的观点,但是实际上却极少见把“皮质”与“盘玩结果”一一对应的实际案例。
02“克重论”学派
某种程度上来说,“克重论”学派是从“皮质论”学派衍生而出的。“克重论”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在于“质量大的核桃密度必然大,因此核桃一定更好”。“克重论”学派同样是一个理论学派,因为极少见学派公知举出实际的例子来,以证明同品种同尺寸的核桃,克数大的盘玩效果更好。当然,如果“克重论”学派的拥趸们只是喜欢质量大的核桃,那么他们的理论毫无瑕疵。
03“古典”学派
在文玩核桃圈儿当中,“古典”学派是整个公知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派中人比较强调文玩核桃的“传统”,包括传统的品种、传统的玩法、传统的认知……。在众多同道当中,“古典”学派往往是文玩核桃知识最渊博的,他们对于核桃的认知经验也更丰富一些。直白地说,“古典”学派更爱学习,他们所谈论的,更多的也在于文玩核桃领域真正的知识。“古典”学派的弊端在于缺乏溯源的机制,这导致了每一个有了一定经验的玩家都有可能认为自己所掌握的文玩核桃知识理论才是“古典”学派的精髓。
04“刷子与手套”学派
“刷子与手套”学派是“古典”学派的对立面。学派中人比较喜欢“速成”——用尽各种方法,只要能够加速核桃上色、包浆、玉化……。“刷子与手套”学派最著名的理论是“打底”,这也曾经导致他们与“古典”学派在网络上激烈的辩论。但是因为“刷子与手套”学派相对成立时间较短,所以公知层级还不够高,目前还属于新兴学派。
05“鄙视”学派
这是一个比较冷门小众的学派。学派中人对于任何有关文玩核桃的言论都持以批判的态度,对于他人的文玩核桃以及关于文玩核桃的看法,该学派中人总能找出问题并给予批驳。一方面由于“鄙视”学派成员之间也互相鄙视,很不团结,另一方面“鄙视”学派并不是从“立论”的角度来与他人探讨,因此这个学派已经逐渐式微,处于消亡的边缘。
戏言戏说,只为博君一粲。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认为文玩核桃圈儿真正应该存在的学派应当只有两个,一个是讨论文玩文化的学派;另一个是讨论植物生理的学派。只有这两个学派,才能充分论述、论证“文玩”与“核桃”这两个组成部分。
多接触多了解喜欢文玩核桃的人与言论,真的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