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被誉为“核桃之乡”。雨中的武定县白路镇银盘村烟雨蒙蒙,但是漫山遍野的翠绿却显得格外扎眼。
“我希望云南核桃能走出去,我想让更多的人都吃到我种的核桃。”在记者眼前剥核桃的长者叫刘翠林,他是武定县白路中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一名社员,也是当地村民口中的“独腿大叔”。多年前,他因为一场意外落下残疾,成了村里的贫困户,家庭经济来源是种植核桃和青豌豆。在加入合作社后,刘大叔竟然凭借专业的核桃种植技术,种出了品质优良的核桃,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核桃是种出来了,销路却成了问题。
“白路镇是武定县优质野生老树核桃的主产区,核桃品质好,但由于销售渠道不畅,核桃的知名度和价格始终上不去。”武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挂职)王炳华告诉记者,如何让武定县的核桃“飞”出深山,也成了他在挂职期内的重要任务。王炳华在调研中发现,缺乏市场端对接和销售渠道是当地核桃种植户和核桃产业发展的硬伤,他决定与合作社合作,通过“电商+扶贫”的模式帮助农户打开新的销路。
“合作社积极开展‘电商+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合作社+基地+党支部+农户’合作模式、‘市场+合作社+农户’的联结模式,做到‘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不断延伸核桃生产加工产业链条,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桥梁与纽带,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成功对接,并利用网络销售减少合作社运营成本,降低合作社的市场风险,同时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实现了增收。”云南省武定县白路中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绍荣向记者坦言,全合作社年产核桃多吨,每年都有多吨卖不出去,通过新兴的电商销售模式,年全部售完,一改过去滞销的状况。
鲁绍荣以趣头条为例向记者表示,双方通过“趣种菜”的小游戏,让武定的薄皮核桃在合作社、平台、用户之间良性循环。
“趣种菜这种小游戏简单实在,每天在手机上种菜、收菜,还能做好事帮助农民。”来自山东济宁的杨霞今年已经59岁,在跨越公里后终于看到了自己曾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