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嘛 http://www.xftobacco.com/zzbb/
大家都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它的诞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此重要的大发明,它的发源地在哪里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探究竟。
年3月《光明日报》报道:磁山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发源地。《明一统志》记载:“磁州武安县西南有磁山,产磁铁石”。磁山可不止有磁铁石,这里也曾孕育了古老的磁山文化。
在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约1公里处的南洺河北岸台地上,坐落着磁山文化遗址。这是中国最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约年历史,突破了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考古的年代,因其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磁山遗址出土的家鸡骨骸是已知中国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比原来认为的世界最早饲养家鸡的印度,要早多年。磁山文化遗址考古学上定名为“磁山文化”,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最发现
据专家考证,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三项“世界之最”:
一是粟的发现,证明我国黄河流域是世界上由人工培植粟类最早的地方;
二是家鸡骨的发现,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饲养家鸡的国家;
三是出土的炭化核桃,纠正了核桃是汉代张骞通西域时传入中国的说法,将中国产核桃的记载上推了多年;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核桃的国家。
中国已故著名考古专家夏鼐先生曾指出:“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地下实物资料。
出土文物种类丰富
1
房基址
在遗址发现了两座房基址,均为半地穴式房屋。在房基遗址器物中,有一烧土块,沾有清晰可辨的席纹,说明在年前这一带即编制苇席,由此也可想像苇席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
半地穴,深约1.2米,长3米,宽2米。前有一坡道或台阶。房内堆积很多,芦苇压印的烧土地当是房子墙壁或屋顶的遗存。窖穴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等几种,以长方形为最多。有的窖穴底部有一块大砺石,周围散布很多石块、石片、残石器和石器成品,可能是当时石器加工场所。有的底部发现在石磨盘和石磨棒旁放一陶罐。粮食窖穴形状多长方形,深度在3~6米之间,底部有腐朽的粟灰堆积,厚度一般在0.5~2.5米之间。
2
陶器、石器
陶器多手制,火候低,陶质粗糙,造型简单,器形不规整,器壁较厚,以夹砂陶为主。羼和料有石英、粗砂、细砂和云母。颜色有红、褐和灰褐3种。据出土红陶样品的测定,烧成温度为~℃。器表多素面,纹饰以浅细绳纹较多,还有编织纹、附加堆纹、剔刺纹等。泥质红陶胎厚,火候低,光洁度差。器形有倒靴式支架、直壁平底盂、三足钵、小口长颈罐、漏斗形器、舟形盆、罐、圈足罐、豆等,以支架、盂最有代表性。另外还发现一些微型陶器,可能是祭祀用的冥器。
石器有斧、铲、锛、凿、镰、磨盘、磨棒等。以斧的数量最多,有通体磨光,也有局部磨光,器形一般都较小。
3
灰坑
磁山遗址共发掘灰坑个,发现其中88个长方形的窖穴底部堆积有粟灰,层厚为0.3至2米,有10个窖穴的粮食堆积厚近2米以上,数量之多,堆积之厚,在中国发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是不多见的。粟的出土尤其是粟的标本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极大重视。以往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磁山遗址粟的出土,提供了中国粟出土年代为最早的证据。这一发现,把中国黄河流域植粟的记录提前到距今0多年,填补了前仰韶文化的空白,也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
4
最早古玉石
磁山遗址惊现万年前古玉石,为中国发现年代最早古玉石,中国玉文化史被推前约年。磁山遗址发现一块古玉石,这块古玉的年龄在年,进而得出磁山遗址最早年代为年前。
磁山遗址的发掘真实的记录一万多年前磁山先民劳动、生活的情景,其文明进步的发展程度举世罕见,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提供大量的史料,表现出人类利用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奋斗精神。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为世界农业起源、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标示着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磁山文化是一座文化宝藏,是及其珍贵,是用之不竭的资源。磁山文化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我们去保护、开发、探索……
编辑
郑艺童
综合整理自《邯郸名胜》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号删除联系电话
-
来源
邯郸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