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a_4780766.html
为了做实验掰开的一颗本就有些开裂的麦穗虎头,这张图片当中,关于核桃底脐与内部是否联通的部分还表现的不是很清晰,但是在掰开的过程里面,可以感觉到底脐部分连接的是最牢固的。
满网去搜索一下,你就会发现关于文玩儿核桃封不封底的文章总共就那么两三篇,然后被大家转来转去。在这两三篇文章当中,关于核桃封底脐的看法又不外乎这么四点:1、底脐不严,寿命不长;2、封底脐和核桃内部水分有关;3、三年以内的核桃不要封底脐;4、封底脐不是为了防虫;谈到这四点的人还算是在讲道理了,那些不讲道理自己编故事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其实,关于核桃是否要封、是否该封底脐有一个非常好的反例:那些核桃手串连洞都打了,要不要“封底脐”呢?如果按照网上那些“专家”的说法,不封底脐的核桃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变黑,那么那些小核桃手串是不是应该早就验证了这一观点呢?当然,专家也许依旧会有自己的解释,只是这些解释真的有力度吗?
盘在手里的大核桃和做手串的小核桃都是核桃,按照“封底脐”的理论,小核桃简直就没法盘了?所以,当有专家在讲授如何如何“封底脐”的时候,你碰到了不妨问他一句:核桃手串怎么封啊?
撬开的一对儿铁核桃,切面图可以看出,底脐部分缺失有个通道,但是并没有和核桃内部联通。
说回那句古话“底脐不严,寿命不长”,这句话可不是“底脐不封,寿命不长”,这也就引出了另一个非常现实的话题,核桃的底脐构造到底是怎样的?
这是一个解刨了的楸子核桃的横截面图,通过这张图片可以看出,核桃的底脐是根本无法通向核桃内部的,说什么散发水分啊、空气流通啊,进虫子啊,吸引老鼠咬啊……这些话的人到底看过这样的核桃切面图没有。网上有朋友展示过麻核桃的切面图,和这张楸子的图片差不多,都证明了底脐其实并不是核桃内部与外部联通的通道。由此,我认为古语所说的“底脐不严”,并不是说要给文玩儿核桃封底,而是说核桃在底脐部分开裂了——毕竟核桃的原始构造是个种子,要裂开才能发芽的——外面的筋裂开容易被看到,底脐部分不容易被看到,如果开裂了,当然“寿命不长”了!
从另一个逻辑来讲,核桃属于木属性的文玩儿,温差、干湿度差都有可能导致核桃内外无法同时变化而使核桃开裂。即便封底脐的目的是彻底隔绝核桃内外部的空气和水份,我也不认为让核桃内部保持一个相对真空是正确的做法——只有当内部外部的温度、湿度接近的时候,核桃开裂的几率才最小吧?
这是楸子的竖切面,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底脐部分和核桃内部是没有直接通路的。
那么,给核桃封底脐的意义到底在哪里呢?在这里我只谈个人看法,封底脐的意义只有两个字:好看!文玩儿原本就是要玩儿的,比较一下手中的核桃,有底脐看着总是比一个黑洞要舒服,这也就是我认为的给文玩儿核桃封底的唯一道理。
不是权威人士,也不想做什么专家,但是我认为做任何事情,特别是自己喜爱的事情,一定要弄明白其中究竟,盲听盲从只会造成以讹传讹,而造成真正的文化逐渐被遗忘。当然,也正是因为自己不是专家,我不敢妄自尊大地认为自己都是对的,所以,对于那些“水份论”的专家们,我真心有一个问题要请教:
如果核桃的底脐和核桃内部并没有联通,保持和流失水份的概念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