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人最讲究什么,“吃”一定能排到第一位去,所谓民以食为天,无论有钱没钱,填饱肚子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中国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样,不说那些被列入经典菜系的美食,也不说代表之作,就说中国人的小吃,就在一轮一轮更换。那些童年时期常能见到的小吃,你们现在还能吃得到吗?
街头小吃如今看市面上的小吃,就看学校外面聚集什么样的摊点就行了。学生是小吃市场瞄准的一大群众,抓住学生们的胃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想吃的食物一定是最流行的。现在学校外面的小吃,放眼看过去不外乎芝士、鸡排、蛋糕、奶茶等等,那么在10年前,作为90后的我们还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大家吃的又是什么样的小吃呢?
烧烤1、竹筒粽
粽子,中国古老的美食。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有粽子的出现,当时的粽子还不是包成三角体的形状,而是做成瘦长的样子。最古老的粽子出自于哪里,没人说的清,但竹筒粽一定是粽子界的老祖宗。将糯米塞进竹筒里,用蒸锅的热气将糯米蒸熟,商贩们用一根竹签将里面的糯米固定住,推出糯米,就是一根可以边走边吃的竹筒粽。
竹筒粽由于是用糯米做成,竹筒粽甚至可以当成正餐来吃。不过,竹筒粽的口味并不多,最多加点白糖或是红枣,让竹筒粽吃起来更甜一点。不过,竹筒粽很快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如今再出现,也是在那些大饭店里,摇身一变,成了竹筒饭,颇具西南地区的特色。
竹筒粽2、钵仔糕
广东、福建地区的朋友,对钵仔糕很熟悉。钵仔糕承载了不少人童年的回忆,虽然现在并非完全买不到钵仔糕,但当年那些推着小吃卖钵仔糕的小摊贩,如今早已经找不到了。钵仔糕吃起来口味香甜,加入红豆、核桃、珍珠等,就是又便宜又好吃的下午茶点心。
钵仔糕钵仔糕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吃的时候也很方便。小摊贩们用一根牙签,将钵仔糕从碗里叉起,近乎透明的钵仔糕看起来晶莹剔透,宛如日本的羊羹,但吃起来又是清爽的味道。只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现在钵仔糕在街头很难看到,只有在一些坚持做古早小吃的店里能看到。
钵仔糕3、焦米棍
和爆米花一样,是不少80后和90后十几年前的回忆。焦米棍的味道非常清淡,想吃甜一点的,价格就要贵一点。焦米棍中心是空心的,原料是大米,因为保质期不长,通常一大袋子买回家去,几天内就要吃完,否则会受潮变软,变得不好吃。如今的焦米棍已经很难见到,就是想吃,也不知道要到哪里才能买到。
焦米棍焦米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