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汉字一看就很好吃

不是每一个万平方公里都叫中国,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拍这么多集《舌尖上的XX》,也不是每一个汉字都能满足一个吃货欲求不满的心。

古有曹操望梅止渴,今有吃货用汉字止饿,累了困了,就想想下面这些看起来就很好吃的汉字,每一个都是一道大菜!

“丳”的本义是烤肉用的铁钎,有了它,不去新东方学厨艺,也可以烤一手好串。

不过,古人在造字的时候,为了让“丳”看起来更像一点,也是操碎了心,你看上面还随钎附赠了两块热腾腾的烤肉呢!

所以,在吃货们的眼里,这哪里是铁钎,明明就是让人忍不住撸起来的烤串嘛!如果再撒上一点孜然,简直就是完美!一定能满足你想吃肉的心。

“嚻”看上去就像是一盘四喜丸子,还是经过精心摆盘的那种,中间画龙点睛地加上一“頁”小青菜做装饰,透露出厨师良好的审美与艺术修养。

实际上,“嚻”里的这一“頁”不是青菜,而是人头!周围四个“口”表示向四方叫喊,所以“嚻”的意思就是人转动头部向四面八方大声说话、喧哗。

可能是人们后来觉得“頁”这个“人头”放在里面比例不太对,于是就用“嚣”字取代了它,但读音和意思都是一样的。

“熽”这个字是形容火炽盛的样子,但我觉得它怎么看怎么像一只让人食指大动的挂炉烧鹅。

将肥美的大白鹅沐浴焚香,斋戒三日后,再以烧鹅环吊起,放入明火大烤炉中。你以为我炼的是仙丹,其实我只是在烧鹅。只有烧至表皮干紧,达到像“熽”这样的程度,一只美味的烧鹅才算大功告成。

只要是一个合格的吃货,看到“壨”这个字就一定会联想到被切成整整齐齐麻将块儿的东坡肉,我都能脑补出它那红得透亮、色如玛瑙的样子了!

一点也不想知道“壨”古同“垒”,本义是用砖、石等堆砌起来的防御工事。

想当年苏东坡在杭州当官当得深得民心,逢年过节就有人抬猪担酒来给他加菜。无私的东坡先生自然不会独享,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成肥而不腻的“东坡肉”分送给手下帮忙的民众,果然大家吃了都说好!

不过“壨”虽味美,但一旦贪吃,这个夏天你就只能忧伤地抱住胖胖的自己了。

/苏东坡/

松子鱼做法极为复杂,先要将鱼用刀斜切成梭子形,炸时刀纹才会爆出卷起,呈现出“龠”这种松子的形状。你看“龠”身上这整齐的松子花纹,简直就是专门为强迫症准备的嘛!

不过,“龠”的本义其实跟鱼没有半毛钱关系。据《说文》记载:“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所以“龠”里面的这三个“口”其实是乐器上的孔啊!

同时它还是一个量词,一“龠”等于半合(gě)。那“半合”又是多少?我只能说“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剩下的你自己推算吧。

松子鱼的做法太过复杂,像我这种手残星人更加偏爱“夌”这种清蒸的做法。

你看“夌”这曼妙的身形,像不像一条鲜美的清蒸鲥鱼?蒸之前是什么样,蒸之后基本还是那个样,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汁原味。

“夌”这个字因为太过“原汁原味”,所以加了不同的调料,蒸出来就是不同的味道。“夌”本义是攀越的样子,但也可以用作“陵”和“凌”,作为“陵”时意为超越;作为“凌”时则意为侵犯,欺侮。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霝”这个字总是让我不自觉回味起自己最爱吃的螃蟹豆腐煲。

不信你瞧,“霝”上的这个“雨”字多像一只张牙舞爪的阳澄湖大闸蟹!下面那一块块的自然就是嫩滑的白豆腐咯!秋季养生都在这一煲之中了。

而“霝”这个字除了假装自己是螃蟹豆腐煲,在古代还有好几副面孔:

古同“零”,表示液体掉落,例如“感激涕零”就是感激得眼泪掉下来。

也可以同“灵”,意为灵验。

它还有个大招,通“令”,表示善,这么说来,人生四大惜事之一“老无令名”也可以写成“老无霝名”哦。

“冬瓜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容器竟然可以吃!但你看“旹”这精细的刻花,要把它吃下去还真的有点舍不得呢!

/制作冬瓜盅/

虽然长得这么像,但实际上“旹”并不是一个被精雕细刻的冬瓜,而是“慢走”的意思,在《尔雅》里露过脸:

“室中谓之旹。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析言之也。”

看来古人连走路都是满满的套路啊!不过在古代这个字经常与时间的“时”混用,所以慢慢地也就被取而代之了。

每次看到“鬯”这个字,我都会想起中国吃货最伟大的发明——火锅。

只要在火炉上放一个小锅,基本上无论什么食材往里面一丢就能吃了,简直就是懒人福音。我仿佛都能看到“凵”里那些在沸汤中浮浮沉沉的冬瓜和丸子了呢!

“鬯”的真实意思其实是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的酒,用来配火锅也是极好的。慢着!这“鬯”好像是古代祭祀用的香酒,算了,我还是喝水好了。

“豳”虽然也是用“凵”装的,但一看就知道里面的料比“鬯”多多了!

看着它就想起了粤港两地喜庆节日专用的盆菜。你看里面的食材几乎都快溢出来了!而且鸡鸭鱼肉、鲍参翅肚几乎什么都有。顿时觉得朋友圈要装×炫富就应该把“豳”这盆菜发上去啊!

虽然“豳”看起来像粤港流行的盆菜,但它实际上却是个古地名,大概位于陕西省彬县、旬邑县西南,真是跋山涉水来“像”你啊!

“彂”长成这个“纠结”的样子,是不是像极了褶皱复杂的猪脑?

都说吃哪补哪,因为核桃是植物界里长得最像脑子的,就说吃核桃能补脑。按照这个套路,没事多写几个“彂”字不就等于多喝了几碗天麻猪脑汤?不说了,我要去试试了!

事实证明,“彂”并不能补脑,倒是可能会让你发财,因为“彂”在古代跟“發”是同款,意头可谓相当不错呢!看来我必须得去写几个了!

“弔”这道烤鸡皮,特别之处就是师傅用高超技巧保证了鸡皮的完整性与柔韧度,使之在烤得焦香四溢后,还可以用竹签子串起来享用,真是想想都流口水啊!

不过我明显是想多了,“弔”古同“吊”,不是“悬挂”就是“慰问遭遇不幸的人”,跟美食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毈”这九曲十八弯的身段,一看就是被歪果仁视为中国黑暗料理之一的卤大肠嘛!

歪果仁或许永远不懂,为什么连大肠这么重口味的东西都可以成为一道菜。我只想说,其实只要尝一尝你就会懂了啊!

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悲伤的汉字。有句话叫:“兽胎不贕,鸟卵不毈。”

跟“毈”一样长着一副卤大肠脸的“贕”意思是小兽未出生就死在胎中而“毈”就更惨了,指的是蛋内散坏,所以无论如何都孵不出小鸟……哎,玻璃心的我还是照旧把它看成卤大肠好了。

说了这么多,就想问你一句话,这桌汉字做成的满汉全席,你看饿了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4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