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大清早4点多,杭州这里就已经很热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黄伟芬见习记者柳依然通讯员罗煦钦

又是一年白露到,又是一年竹竿开摇,杭州临安两昌地区的金果子熟了。

9月6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已经到了临安。那里的人们已经在做山核桃开打前的各种准备(冰箱里全是硬菜!临安山核桃开打,当地跟过年一样隆重热闹)

今天(9月7日),是临安山核桃正式开杆的日子。

1】凌晨4点就开始热闹了

凌晨四点多,清凉峰镇九度村各家各户就和约好了似的,开始热闹了起来。妈妈们正在做早饭,准备一天要吃的东西,爸爸们再检查一遍要带上山的工具。

潘明社一家也是。

钱莲君阿姨是家里最先起床的,准备了粥和小菜,热了一些粽子,打算带上山。头一天开打,去的山头比较近,潘明社把提前准备好的竹竿、蛇皮袋、独轮车装上电动三轮车。

稍晚点,叫上前一天特意请年假回来的女儿吃早饭。

天色渐亮,一家人出发了,一路上,都是和他们一样的全家总动员。这个小村落一下子变得热热闹闹,宛如过年。

不大一会,路边已经传出噼里啪啦的敲打声,偶尔,有山核桃跳出围好的网兜外,在山林间、在马路上滴溜溜地转。

2】女儿女婿都请假回来帮忙

早上六点,65岁的潘明社一家已经到了自己家的山上,他是家里打山核桃的主力,家里两个女儿都已经参加工作,大女儿实在抽不出时间,大女婿昨天特意打电话回来,“爸爸,能打多少算多少,不要太累了。”小女儿则基本上每年都请假回来。

今年开杆遇上周一,小女儿只请到了两天年假,帮两天忙之后回杭州上班,周五下班再过来。

天渐渐亮了起来,忙碌人们的身影在太阳的照射下更加明朗了起来——

年出生的外婆今年已经85岁了,身体很硬朗,不到六点也一起来帮忙,想着能够分担一点。

外婆拿着竹竿,在矮一些的树底下,也能挥两下竿子。

一路上,山上碰到的都是熟人,兄弟、老表都能在这里相遇。家里核桃林多的,今天就开始找人打山核桃,山核桃不多的,打算先自己打。

叔叔家在绍兴的女儿女婿都赶回来帮忙。

“我是十多年的老女婿了,每年都会来的,不过不会打,只会捡。”女婿说。

现在会打山核桃的年轻人比较少,能上树的大多是父亲一辈。他们虽然大多已经不年轻,但在树上的身姿依旧矫健灵活,竹竿一摇一挥,头子敲打到树枝上的山核桃,已经成熟的果实就会掉下来。

很多年轻的小辈就在树下捡,一个个装进袋子里。

3】捡一袋,脱蒲一袋

捡起来的山核桃包裹着一层厚厚的蒲,个头大又重。为了搬运方便,童叔叔一家昨天特意把山核桃脱蒲机带到山头,可以捡一袋脱蒲一袋。

机器很快开始运作。不一会儿,一袋带蒲的山核桃就去蒲完毕,脱蒲完的山核桃减少了大半体积。

脱完蒲的山核桃也要及时带到水里浸泡,否则会发黑,卖不出好价钱。

从清晨5点开始到10点多,一些人家已经收获满满。67岁的童建强已经挑着第二担山核桃下山了,“这一担有一百二三十斤。”今年儿子公司很忙,他打算就自己忙活一阵算了,“儿子是会打的,但忙得回不来。”潘建强说,今年价钱估计也卖不高,年纪也大起来了,明年或许就不上山了。

打山核桃的间隙,休息一会,吃点零食补充体力。

最近几年,潘明社家里的山核桃,随着大女儿在外上学,都是加工好卖成品,相对来说收入要好一些。五年前,在两个女儿的支持下,两层设计感十足的小楼在村里造了起来,“我都说原来的房子住住好了,大女婿坚持说要造。”

说起来是藏不住的笑意。

那些年,为了两个女儿上学,一年养四季桑蚕的日子已经成了过去,如今,除了这个山核桃季,平时老两口就在门口的小院子,约着街坊邻居打打扑克牌,“外孙都已经带大咯。”

疫情期间,家里潘明社特意准备的沙坑,一度成为了村子里小朋友们的乐园。

日头越来越高,近一些的人家,中午会回家吃饭,而像潘明社他们吃饭,一来一回一个多小时,不如在山稍微休息一下。

早一天,潘明社就已经想好,带着罐装的啤酒上山,中午的时候能喝上一杯,“罐装的也不怕磕碰。”

中午11点半,潘明社喊上了隔壁山头的侄子,拿上午打下来的山核桃袋子当桌子,小酌。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3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