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农民大叔花8万建起新房,不想结果却

山西省晋南地区有一座名山,名曰中条山,它横跨运城,临汾,晋城三市,居于太行与华山之间,因山势狭长而得名,山中风光旖旎,是我们这些长期生活在平原上人向往的地方,在和朋友的聊天闲谈中时常听到大山里很多的故事,听他讲5年前曾经去过一个叫做曹川的小镇,传统农耕生活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周日影友相约一起去采风,刻意开上了越野车,目标就选择了这里,大家都希望了了心愿。

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前行,我们没有看到影友所讲的5年前的情景,崎岖难行的山路已经被铺上了柏油,车子转弯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公路一侧树林间有户人家,一条水泥小道曲径通幽,山花玉米小树林,房舍小路鸡犬身,吸引着大家走了进去,希望可以看到传说中的农耕生活。

沿着弯曲的水泥小路走过大约米,我们来到了农家小院里,门洞下坐着一对老人,他们正在剥核桃皮,看到我们立即起身请我们进家里坐坐,老人非常热情问吃问喝,几句互答互问过后我们坐在门楼下和他们聊了起来,话题从老人家手里的核桃说了起来,他们说孩子们都外出打工去了,现在年纪大了已经干不了太多的农活,只留下少量的口粮田,地边上有几棵核桃树,花椒树,每年采摘下来自己吃吃,多余的能卖就卖了,卖钱要给孙子留着娶媳妇做补贴。

大娘打的核桃送给我们吃

大叔姓丁,今年75岁,他和老伴生有1儿3女,已经成家,近几年的山区农村和全国农村一样,青壮年劳动力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赚钱,儿子儿媳和孙子也外出了,孙女还在上大学。家里原本有10多亩的山地,一年下来所有的收入也留不下几个钱,孙子要娶媳妇,孙女要上大学,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所以儿子带着媳妇孩子选择了外出赚钱,老两口现在身体不是特别好,留守在家里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也不想给孩子添麻烦。

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叔将剥完皮的核桃晾晒在隔壁的小院里,一墙之隔的新院子里3间新房格外的醒目,大叔说那边新院子是儿子一家住的,自己和老伴住在这边的老院子里,说起盖的新房老人唉声叹气,“建新房没有计划好,花了冤枉钱,害了孩子落下闹心事!”

事情还是要从孙子娶媳妇说起,老人说孙子今年已经27岁了,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按照农村人的规矩前几年就该娶媳妇了,所以4年前他和儿子合计拆了老房子,花了8万元在原址上建起了3间平房,准备给孙子娶媳妇用,可是没有想到这社会变化太快,现在农村人娶媳妇发生了变化,女孩子都不愿意在农村生活,都想往城市跑,说媳妇彩礼多不说还要求先要在城里有房有车,对于山区农民家庭来讲,要娶回一个媳妇的花销仅靠种地那就是个天文数字,8万元建的新房等于白花了,还不如留下贴补给孙子将来在城里买房买车用,农村人赚8万元相当不容易,想来想去想帮孩子最后等于害了孩子。

大叔家的老房子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青砖蓝瓦是当地农村典型传统民居,他说别看房子有点旧,可是现在依然很坚固,住着相当不错,按说现在农村生活相当不错,可是就是给孙子结婚这个事情让全家遇上了麻烦事,人生中抚养老人给孩子成家就是义不容辞的任务,现在娶媳妇的标准提高了很多,谁也无法改变这个现实,只能全家全力以赴去赚钱,省吃俭用来完成这个大任务。

大叔说现在老两口生活能够自理,还能干一些简单的农活,这方面不让孩子操心。秋天到了地里的核桃,花生,和花椒他们收获回来能卖多少钱算多少钱,所有的收入都要给孙子娶媳妇去贴补,也是尽上做爷爷奶奶的一份心,量力而行罢了。好在孩子们都很孝顺,时常打电话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放假回家还会给他们买点好吃喝,甚至还给他们买了一部智能手机,这也让他们心情好了很多。

两位老人现在享受农村老人的养老金,10多亩地大部分承包给了别人,2亩口粮地里种有蔬菜,延续着当地农村传统的农耕模式生活,他们说吃喝都是地里产,一年下来花钱很少,就拿吃菜来讲,前半年就是地里产的,后半年有自家储藏的萝卜白菜和咸菜,虽说是没有大鱼大肉,可是喂饱问题早已解决,吃喝和生活要比从前好多了。

社会在发展,农村的孩子们走出了原有的小天地,融入了现代生活,城市里的各行各业中到处都有农村年轻人的身影,我们相信他们会用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也许丁大叔担心孙子娶媳妇的事情是多余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两位老人能圆了自己的梦,高高兴兴地看着孙子媳妇进家门,乐乐呵呵安享天伦之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5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