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宁县台头镇有个桃花山村,这几年名气越来越大,不是因为桃花,而是因为核桃。村里总共多亩土地,就有亩用来种植核桃。村里有专业合作社、“土专家”队伍、“花山尚品”注册商标做支撑,核桃产果优、不愁卖,核桃产业让大部分家户的日子开始过得红火起来。
乡宁地处吕梁山深处,桃花山是乡宁县36个贫困村之一,分为桃花山、大洼、卧石坡、北宿头4个自然村。每年春季,村里野桃花都会漫山遍野,壮美成景。桃花山村名因此而来。
本世纪初,村办煤矿被关闭后,桃花山村集体经济、村民生活同时滑向谷底,年时,村里户、口人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3户、人,贫困发生率为42.5%,全村人均收入元,集体收入零。期间,村民们结合石山森林区地质地貌特点,先后尝试种苹果、蘑菇、杂粮,但都因变不成商品、换不成钱,这些尝试都无果而终。
年,根据全县的规划,把种核桃确定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分年度栽植核桃达亩。受管护技能、经营管理、市场把控等瓶颈制约,多年来核桃小、乱、差,经济效益微乎其微。
如今,局面发生了彻底改变——
“李教授每季度来1次,每次教4天。他一来,就拿着大剪子钻进核桃园子教大家……”脱贫攻坚中,桃花山村从低产核桃园改造入手,利用村“第一书记”李万标和山西农大教授李卫东的同学关系,从年开始与山西农大达成合作,签订培训指导协议,定期到村里开展土质勘察、现场培训。
“李教授来的日子里,我天天都跟着学。现在核桃园里嫁接、施肥、疏枝等活儿咱都会干。新树要剪哪一枝,留哪些枝,我自己就懂得、就专业!”村民高升说起核桃树管护,头头是道儿。高升今年69岁,是桃花山村17名核桃种植技术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农大的教授们在村委会院子里支起大木板,给村民讲解核桃种植的相关知识。在这所露天讲堂,村委会给村民提出“人会不如自己会”的响亮口号,组织每个村民小组推选一名带头人作为骨干“重点培养”,学完后进行“结业考试”。除了传授理论知识,专家们还到核桃园开展现场示范,一户一户地过,手把手地教。
“以前我们只图中秋节核桃好卖,处暑前就打。现在不做傻事了,家家都等白露后再下地收……”专家教授核桃树生长期的正确管理,让村民们十分感激。两个节气错不了几天,结出的核桃却大不相同:白露后与处暑前相比,核桃仁看上去饱满度没有什么变化,但晒干后大不相同,首先是重量上来了,口味也更好。一系列科技服务活动,逐渐改变了村民们根深蒂固的老思想。
像高升这样的核桃树管护“土专家”,现在成了为村里发展核桃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的主要力量,核桃病虫害防治、施肥、修剪等难题,“土专家”们基本能自己解决。这支队伍把自己地里的活儿干完了,还去周边村“揽活”干。这支“土专家”队伍支撑了桃花山村乃至周边村子的种植业发展。
“现在村里有高枝剪子20把,最近又添了19把小剪子、小锯。现在去了别的村,所有活儿都拿得下来。”高升边翻着村里编印的科技服务手册,边与驻村工作队交流今年的创收打算。
“去年全村打了多公斤核桃,优果率高,而且咱们有专人检查质量,信誉度也好,全卖光了!”核桃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刘三生坐在村委会,笑呵呵地说。
随着桃花山的核桃逐步进入盛果期,市场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没人来买又是个难题。为此,村里成立了花山核桃合作社,动员村里户农户一起干,特别是73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合作社在采购农用物资、技能培训、核桃销售等方面统筹服务,推动核桃种植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核桃光好吃不行,还得有好“卖相”“口碑”。为此合作社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定制了核桃包装箱,购买了分拣筛子、电子秤等工具,并确定了质量标准:笨核桃分拣、脱皮后,带黑的核桃分拣、大小不等的核桃分拣,品相好、品种纯的统一装箱,通过驻村工作队、帮扶人员,向外销售、打品牌。
合作社的质量管控效果立竿见影:花山核桃第一年装箱分销到市电信系统,反响良好,“价格美丽”,村民地里的好收成,立刻变成了现钱。花山核桃还被电信职工当临汾土特产,送给太原、西安等地的亲朋好友品尝。好口感又带来了大客户,远在公里外的太重集团工会一次性预订第二年核桃0箱。
为使花山核桃质量更稳定,最近合作社负责人刘三生又花0多元,购置了先进的去皮机,技术员高升则个人出钱买了核桃烘干机……去年全村收获核桃公斤,装箱销售21万余元,户均增收元。
村里核桃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核桃挂果期也逐年到来,产量一年增加一年,仅靠现有的“亲情销售”模式打市场,显然不能支撑桃花山核桃产业长远发展。
怎么办?
“不出去走动,就不知道天有多高!”桃花山村党支部书记马明芳说。他带队去太原、晋中考察,想让花山核桃能进入鲜食市场。“我们的核桃合作社收购价八九元,而人家饭店炒菜用的新疆鲜桃仁也才六七块钱!”原来,新疆核桃由于土质特殊、昼夜温差巨大等原因,去皮容易、果糖集聚度强,桃花山现有的品种与之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
就近销售这条路被堵死了。
花山核桃合作社还一度想搞核桃深加工,通过压榨核桃油,就地消化不断增加的核桃产能。“核桃油需要顶级的无菌车间来加工、包装,才能达到食用油的保质期。况且核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极易氧化,在空气中最多六个月就变质”村“第一书记”李万标咨询专家后得到这样的回答。“技术、设备投入太大了,起码在近几年这个事不能干”。
围绕把核桃变成现钱,大家进行了多次探索,经过了各种利弊权衡,最终商定一条最务实的路子:利用地域优势、生态优势,抓住国家“扶贫消费”政策带来的机遇,专注质量、做成品牌。
——全县乃至全市唯一的地域性核桃注册商标“花山尚品”由此应用而生。
合作社负责人刘三生说:这个办法务实,投入也不大。注册商标花了不到块钱,就让花山核桃销售从此告别了“野路子”“小打小闹”,能光明正大地进超市。
桃花山村“第一书记”李万标也是驻村帮扶的工作队队长,几年来他一直是核桃销售的主力。李万标说:“有了注册商标,一是合作社、种植户对核桃质量的管控有了动力,花山核桃的信誉度提高了;二是符合了大众的消费习惯,方便新老消费者辨识。最重要的是,为花山核桃下一步进超市、商场开拓市场打下了基础。”
脱贫摘帽只是起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桃花山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在技术帮带、质量检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探索,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巩固脱贫成果提供了很多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