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推动黄

专业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汾河治理三期工程与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交汇处。

清徐县汾河湿地,斑尾塍鹬在进食。樊恩宇摄

魅力太行山。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由老牛湾入境,至马蹄窝出境,黄河流经我省4市19县、总长公里,流域面积9.7万平方公里,是全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格局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域十分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全流域布局,按山系治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抓好全方位保护守住生态红线

初夏的历山,一条条山路淹没在林海和沟壑中,一坡坡绿茵与云雾一起印染着生态美的画卷。“不断地保护,让我们的山越来越迷人。”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护员魏宣龙一脸幸福。

保护始终是我省坚守生态安全红线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逐步构建形成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资源保护格局和发展根基,完善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不断激发生态保护活力。

保青山常绿。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将黄河流域.91万亩永久性生态公益林纳入立法保护,并从年起全面实施省级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下大力气完善全省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保护成效,采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抢救性保护濒危物种,恢复发展生物多样性。严格落实基本草原保护制度,采取生态修复围栏、封育、标识保护、禁牧休牧轮牧等措施,保障黄河流域万亩草原生态安全。

护绿水长流。作为“华北水塔”,我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基础、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重点、完善重大水网工程为支撑,改善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在黄河支流源头设立保护区,通过关井压采、实施51项水源置换和泉域保护项目等措施,严格压减地下水开采,汾河流域地下水位普遍回升,河流水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按照“一河一策”原则,全力推进以汾河、沁河、涑水河为重点的河流生态保护与修复,推动全省黄河流域的水生态整体好转。

湖水清澈,水鸟嬉戏,草木青翠……漫步长治市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入眼皆是美景。“过去沿岸村民圈湖养鸭子、经营鱼塘,周边杂草丛生、垃圾遍布,来这儿的人很少。这几年,通过全方位的保护和治污,‘脏乱差’的漳泽湖重获新生,游客不断。”潞州区凹里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明岐介绍。

湿地保护是黄河保护的点睛之笔。我省建立湿地分级保护体系,将黄河流域46%的湿地纳入保护范围,年—年在黄河流域累计投入万元湿地保护资金,实施湿地保护项目49个,退化湿地得到恢复,湿地功能得到增强,湿地景观得以再现。今后,我省还将继续在湿地保护方面发力,力争到年,确保黄河流域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

推进全流域治理筑牢生态屏障

“松树已经种了12万多棵,过几天就都好了。下一步开始补种核桃树,现在乡里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核桃树种植全覆盖。”整个春天,柳林县陈家湾乡张家山村造林工作负责人张照亮都在造林现场忙碌着。

作为沿黄和吕梁山生态保护、修复的重点县,柳林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治理为重点,全力实施了荒山绿化、通道绿化、城镇绿化等工程,优先发展以松树为主的生态林和以核桃树为主的经济林,“绿色柳林”建设成效显著。

流域是典型的山水林田湖草有机生命体。近年来,我省立足全流域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瞄准减少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科学布局实施林草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加快国土绿化步伐,打造了一批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典型样板,有效改善黄河流域的生态脆弱面貌。截至4月22日,已完成省级黄河和黄河流域防护林屏障建设工程年度计划的83.4%,区域绿色生态空间持续扩展。

太行、吕梁山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和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我省持续将全省90%的林草项目向“两山”地区的81个县倾斜,已经初步建成以沿黄地区经济林及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吕梁山中南部水土保持林、汾河上游水源涵养林、北部风沙区防风固沙林为骨架的区域防护林体系,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山西省森林资源年度清查结果显示,截至年,全省黄河流域范围内森林覆盖率达25.25%。

我省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0.9亿元,以小流域为单元,通过实施塬面保护、林草植被治理、淤地坝建设等一系列水保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38万平方公里,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0.8万平方公里减少到5.89万平方公里,黄河入河泥沙量大幅度减少,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显著增强。年,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河曲毗邻黄河,为持续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当地以“整体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生态补偿”为流域治理新路径,深入实施退耕还林、沟域综合治理、绿色矿山创建等有力举措,全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累计完成.5平方公里。“监测显示,现在水质好了,含沙量也降低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河曲水文站站长彭林生说。

我省还推动设立黄河实验室,开展“清河专项行动”、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清废行动”和尾矿库环境治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运城示范区(河津先行区),打出了一套修复治理“组合拳”。

激活绿色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激活绿色动能,把流域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产。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我省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多渠道创造生态产品,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稷山县依托我省唯一一家林木(花卉)专类公园——稷山国家板枣公园,以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为引擎,借力产品区域优势,成立板枣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精心打造板枣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安泽县依托36.31%的森林覆盖率,走出一条打生态牌、发连翘财、兴旅游业、走富民路的可持续发展新路。从园区到景区,从采摘到制茶,从中药材到化妆品,满山的连翘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聚宝盆”。

靠着好山好水,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宁武县石窑沟村地处汾河源头,村民王贵栓办起了农家乐:“从前上山种地,收入只够糊口。现在景区游客多了,我的农家乐一年能赚2万多元,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稳步推进森林康养和“碳达峰”山西行动。全省国家森林康养试点达到96家,其中交城山森林康养基地步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班部署,完成达峰目标等核心指标测算。率先对年—年生态扶贫项目营造符合开发条件的生态林进行碳汇项目开发,探索形成资源型省份全省域森林碳汇开发机制,充分释放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省将继续推动“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交融、互促,促进资源转型、绿色发展,实现对黄河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永续利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构建起拱卫黄河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记者张丽媛)

基层故事

抚育森林扩“碳库”

量胸径、做记录、选目标树、做标记,踩着斑驳的光影,关帝林局孝文山林场刚参加工作的技术员郭俊帅,一脸兴奋地跟着林场副场长、林业技术员李桃根选取森林抚育目标树。“师傅,走在大山深处,空气中有种独特的味道!”“那是,咱这林子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有到个,肯定让人心旷神怡。森林是个巨大的碳库,咱们抚育经营就是为让森林更多地固碳。”

森林经营是林业永恒的主题。关帝林局坚持全周期森林经营理念,根据自身林分的特点,确立了天然落叶松、油松纯林混交林、辽东栎纯林、杨桦阔叶混交林等七种不同抚育模式,全面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至今,仅孝文山林场一家就完成森林抚育12.6万亩,释放森林生长量2.6万立方米,一年的森林固碳量可达9.11万吨。

“目标树要选树木自然寿命长、综合价值高、树干通直、树冠丰满、活力旺盛的,再通过疏伐、透光伐等手段促进生长。咱们林子通常要注意这些……”休息间隙,李桃根向郭俊帅讲着抚育的细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以“创新”为引领,推进碳汇交易破题见效。同时,联合中国林科院、德国弗莱堡大学成功申报“面向中德国有林场增强森林固碳能力综合框架研究”项目,启动中日合作造林绿化交流项目,国际合作成果日益丰盈。(张丽媛王晓康)

汾河岸畔享幸福

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屹立着有千年历史的秋风楼,见证着汾河的历史变迁。年,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部退出劣Ⅴ类,实现了“一泓清水入黄河”。

作为汾河汇入黄河的最后一道关口,汾河万荣段水质问题一直是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当地加强植树造林,建设人工生态湿地,种植水草,自然降解水中污染,使水质得到不断提升。年以来,依托黄汾交汇的独特地理优势,狠抓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了后土祠、望河台等优质旅游资源,高标准规划了套村民新居。

汾河在变,河畔人民的生活也在变。在庙前新村漫步,记者看到一排排楼房整齐林立,崭新的柏油路纵横有序,中式路灯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向西极目远眺,又见汾河如玉,黄河如带,由此交汇,一路南去。东岸,宏伟后土祠、巍巍秋风楼,雄踞高岗之上,俯瞰大河滔滔。斑驳光影中,静谧的中式院落与大自然交融辉映,美轮美奂,令人陶醉。荣河镇镇长廉晓峰说,下一步,将依托后土祠、望河台、雕塑园等优质旅游资源,打造精品民宿,拉长乡村旅游产业链,让汾河岸畔的美丽乡村真正变成村美民富的“小江南”。

落日余晖洒在河面,也映红了村民贾海菊的脸颊,她高兴地说:“汾河水越来越清,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美,真是享了福了!”眉宇间,老人透着一股自豪。(范珍马逢春)

合作社里稳增收

初夏,万物蓬勃,岚县界河口镇东口子村沙棘培育基地内,山西绿缘造林联合社社员忙着补植补造、修剪维护沙棘苗。

“这沙棘浑身是宝,不仅可以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可以榨汁、做茶、出沙棘油、制作板材。这些年通过合作社造林,树多了,山绿了,大家的腰包也鼓了,实现了增收与增绿双赢。”说起吕梁山的变化,东口子村党支部书记郑二小一脸感慨。

吕梁山多为黄土丘陵山,沟壑纵横、峁梁交错。深藏其间的东口子村曾饱受贫苦与脆弱生态困扰。年,该村抓住岚县试行购买式造林的机会,成立森生财造林专业合作社,当年社员每户增收多元。之后,我省全面推行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借助生态扶贫政策,东口子村实现整村脱贫。

山绿了、家美了,郑二小又有了新想法。生态饭不能只有造林,县里推广大果沙棘,他第一时间引进种植。在村里建沙棘冷库,引进沙棘制品公司,形成一条集“种植—管护—采摘—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这一项可实现产值1.5亿元,解决周边村多人就业,带动余人稳定增收。”郑二小细数着产业链的好处。

“合作社收入稳定,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幸福长着呢。”如今,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东口子村步伐坚定、东口子人自信满满。(张丽媛尹瑞萍)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水利厅、省林草局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