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1
在我看来,一切与文化有关的消费都是基于“粉丝经济”的,文玩核桃也是如此。既然要说粉丝,就必须是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喜欢文玩儿核桃,如果只是我一个人的事情,那么趣味会降低很多,但是有朋友交流,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所以,一个去海南久居的朋友才会给我发来这样的关于核桃的视频,才会让我俩笑了好久好久。
如果说我更喜欢文玩儿核桃中的文化,那么这位朋友则肯定是更喜欢文玩核桃了。网上流传过的盘核桃的方法,我深深地以为他都尝试过了,而我被拽着去潘家园、涞水北二环还有蓟县田家峪,甚至还有南将石村……,也都是这位朋友的杰作。
本来,他是很喜欢麻核桃的,也非得拉着我和他一起喜欢麻核桃,但是我更喜欢原生态的楸子,而他因为迷恋三棱四棱,也就“转战”云南铁核桃了。因为我更喜欢收藏核桃,所以一般来说,我俩买了“批量”的核桃,都是我来负责配对儿分类,这次他在海南告诉我说我又“有事儿干”了,我还以为是什么,结果他给我发来了一对儿核桃的视频……
看上去,这对儿铁核桃的配对儿算是“工整”了。但是视频中是有声音的,我听着这对儿核桃相互碰撞的声音很“闷”,一点儿都“不脆”。我喜欢文盘核桃,我这位朋友喜欢武盘,开始我还以为他是故意武盘来和我“欠招儿”,后来听着觉得声音不对,就问他这对儿核桃是不是“漏了”,因为按照我的经验,只有裂了或者有洞的核桃相互接触声音才“闷”。
就算他很想和我“抬杠”,但是他也认同这个对儿核桃声音不对,于是他又挑了两个,结果声音还是不对,我就只好和他说,你这些核桃是不是都裂了——因为我知道云南那边野生的铁核桃下树之后经常会被当地人“烤干”,因此开裂的可能性很大——批发过野生铁核桃的朋友可能都闻道过“糊味儿”。
就在我认为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的时候,朋友又发来一段视频,原来,他买的这若干斤铁核桃根本就不是厚皮的,而是吃的那种核桃。铁核桃和麻核桃不同,麻核桃和吃的绵核桃比较容易区分出来,而云南铁核桃薄皮、厚皮外形长得差不多,也让我这位朋友闹出了一个被我可以笑很久的梗。
既“一位河北的朋友去云南,我让他帮我带两对儿当地的文玩核桃,结果他给我买回来河北产的一对儿官帽儿一对儿四座楼”之后,这次的“薄皮铁核桃”事件,也是我在文玩儿核桃“旅途中”又一道风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