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www.xxzywj.com/npxqb/npxll/1137.html
本文乃作者小衫说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陶瓷彩绘雕塑的装饰寓意瓷器上的装饰图案非常丰富,有博古图、佛家符号、道家图案,以及动物、植物或几何纹图案等。制作者运用吉祥图案和用语迎合消费者心理,有象征富贵的牡丹。象征爱情的鸳鸯、早生贵子、天下太平、多子多福、千秋如意、寿山福海等.香炉上的海水江崖纹表现的是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寓意“寿山福海”。这种纹样不只在瓷器上表现,清代的龙袍下摆也多有此图,蝠象征“福”,桃寓意“寿”,含吉庆有余之意。
陶瓷彩绘雕塑纹样是表达社会文化观念的又一载体,宗教、等级、审美、祈愿等含义,使纹样变得具体而丰富。细观金银器、丝织物等其他工艺门类的纹样,便可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惊人的相似和相通之处。如缠枝、团花、折枝、龙凤纹、云海纹及各类花卉等纹饰被普遍运用。
中国人热爱生活,在长期的劳动中对民俗、民情、民意、民愿有深刻了解和感悟,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就创造出寓意深刻的纹样、耐人寻味的谐音、构思巧妙的画面。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彩陶纹样,常见的有印纹、格子纹、水波纹、旋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几何形线条式的纹样,甚至已经开始把具体的自然物象变为带有装饰性的图案,如人面形和鱼形纹样组合,对称、均衡,从中可看出某种意识观念的表达,这可能和生产、繁育等祭祀活动有关。瓷器上装饰吉祥图案兴起于宋代,历经元、明两代,至清代更盛。
纹样这些源于生活,源于美好愿望,经历代先民的智慧逐渐创造出的“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美好形式,在陶瓷彩绘雕塑中也得到充分体现。景德镇陶瓷彩绘雕塑的装饰纹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主体纹样,另一类是辅助纹样。主要的装饰纹样有龙、凤、蟠螭纹、八宝纹、八吉祥、暗八仙、蝙蝠、梅兰竹菊、福寿纹、松鹤纹以及明清时期的官员服饰上的补子纹样等。
这些纹饰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体现皇权等级,如龙纹、蟠螭纹、凤纹等;二是文人雅士的审美,如梅、兰、竹、菊等象征君子气节的植物,或者将国画的山水画面刻画在器皿之上;三是民间喜闻乐见、吉祥寓意的纹饰,如福寿延年、麻姑献寿、八仙祝寿等造型中都有桃子的符号。因桃子在古代有寿桃的意思,于是经常出现在罗汉、麻姑、寿星等人物的服饰上。辅助性的纹饰有回形纹、菱形纹、方格纹、云纹、海纹、缠枝纹等。辅助性纹饰一般只在整个纹饰中起装饰作用,很少有具体的含义,而且多出现在人物服饰的衣领、衣袖、器皿的主体纹饰的边沿上,起到丰富和补充作用。
龙纹纹样陶瓷彩绘雕塑借助装饰纹样除了造型的外观审美外,其图饰化的寓意也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清乾隆粉彩果品蟹盘,盘的边沿有一周印有浅浮雕缠枝莲纹,盘内有蟹及核桃、荔枝、红枣、石榴、花生等陶瓷彩塑制品,尺寸与实物大小一般,造型准确,彩绘真实,宛如真物。其中的石榴、花生、核桃在中国文化中寓意吉祥如意,枣和荔枝寓意“早立子”,石榴子寓意“多子多福”,螃蟹寓意“富甲天下”等,都具有特殊的吉祥意义。
还有传统题材的“三星”,即福、禄、寿,为民间流传的天上三大吉星,是寓意五福临门、高官厚禄、长命百岁的吉祥之星。在雕塑彩绘上,福、禄、寿的彩绘基本为红、绿、黄三大主色块,对应图案分别是蝙蝠、铜钱和寿桃。在中国传统吉祥概念中,有福有寿加之有钱,那就是福寿双全了,因蝠代表福,桃代表寿,钱代表禄,钱又谐音全,福寿双全之意由此产生,这是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种美好祝愿。
清乾隆粉彩果品蟹盘福、禄、寿是中国人代代相传、长期追求幸福生活总结出的三大吉祥如意的题材,是对长寿、幸福的美好祝愿,是传统礼仪文化的最好体现。这类具有吉祥寓意的画面在陶瓷雕塑中时常出现,将孩童的雕塑与瓶器相结合的瓷雕,在乾隆年间也比较多见,豆青釉粉彩壁瓶,瓶的四周塑有五个孩童,面带笑容,或走或坐或爬。其中有三个人在器肩。上,有两人正在攀爬,这类瓶器雕塑不是为了表现孩童的天真可爱,而是应中国“五子登科”这句具有吉祥寓意的吉语而作。
豆青釉粉彩壁瓶此处的儿童描绘的并非具有个性的人物,只是概念化的儿童形象,也并不是突显儿童的天真稚气,而是对五子登科进行概念化解释。古人在制作时往往取吉祥寓意,如:一只雄鸡带领五只小鸡便是“五子登科”,一只猪领着多只小猪便是“金玉满堂、六畜兴旺”,……这种诠释在年画。砖雕、木雕、刺绣中也经常出现。从景德镇彩瓷雕塑装饰纹样,还可以找寻图饰的更多寓意。
蝙蝠与桂花放在一起为“福增贵子”,喜鹊与铜钱加在一起有“喜在眼前”之意,龟与鹤寓意“龟鹤齐龄”,鸳鸯与莲花、莲子寓意“连生贵子”。清乾隆粉彩大平有象瓷塑(图24),本应为“大瓶有象”,然“瓶”与“平”同音,取“大平有象”有“天下太平、喜象升平”之寓意。这件瓷塑,大象的鞍和搭披用粉彩彩绘,绘有磬、蝠、海水、山石等吉祥图案,绘工精细,色彩斑斓。总之,彩瓷雕塑基本是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美化、吉祥、向上的礼仪进行装饰。具体到瓷塑实物装饰,也是因题材的不同而有所对应,这样才能达到装饰美化效果,彩瓷雕塑的审美由此产生。
清乾隆粉彩大平有象瓷塑从现在可见到的景德镇彩瓷雕塑食物可以发现,宋代至今千百年来的演化进程中,宋代彩塑是以影青釉为主,用漆金彩绘。元代中期以后,因青花彩绘的发明,开始有了陶瓷材料彩瓷雕塑的应用。后经明清两代高度发展,景德镇彩瓷雕塑出现了异彩纷呈的面貌,青花、青花斗彩、五彩、素三彩、粉彩、炉均彩、墨彩、洋彩、色釉彩等陶瓷雕塑装饰丰富多样,美不胜收。雕塑艺人对造型进行精巧规范的雕琢,细致入微地进行描画,追求色釉装饰的艺术性、制作烧制的工艺性。因此,陶瓷雕塑具有浑然一体的工艺美感,并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
参考资料《走向世界的明清陶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