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学军把核桃树变成ldquo摇钱树

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518/6264539.html

我是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潘学军。年,贵州大学、贵州省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赫章县建立全面合作关系,我带着自己的团队,率先与赫章县合作开展核桃技术攻关与研发,一干就是十几年。

十几年间,我们走出实验室,依靠不断实地调查和选种、培育,打造起了蒸蒸日上的赫章核桃产业,让研究成果惠及当地贫困群众。

我们的到来,让赫章人意识到:生长在自家房前屋后的核桃树,是一棵棵“摇钱树”。

自那时起,“赫章核桃”焕发生机,种植面积从年的1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万亩,年产值大幅提高,种植户年人均增收元。如今,赫章县已是闻名遐迩的核桃之乡,核桃产量高、质量优,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也因此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潘核桃”。

潘学军测量核桃古树(彭建供图)

选育优良品种

我原本与核桃一点关系都没有。来赫章之前,一直是从事葡萄研究的。

早在年,贵州大学与赫章县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我以科技特派员的身份到县里参与扶贫。在调研中,我发现,赫章海拔高,光照长、温差大,特别适宜核桃生长,发展核桃应该大有可为。“只要核桃产业做好了,就有望使老乡们摆脱贫困。”我对赫章县领导说。

我尽管以前研究了多年的葡萄,但一想到能帮助赫章老百姓脱贫致富,自己毫不犹豫地“转攻”核桃。通过走村串户探访,我了解到,赫章县核桃种植历史悠久,大部分人也靠种植核桃吃饭,但没有主导品种,而且传统种树的方式是“靠天吃饭”,任其自然生长,从不打理,多是锤不动的“铁核桃”。

“好种出好苗。”我坚信,和所有果树类一样,核桃产业要发展,必须先解决品种质量的问题。“如果仍旧是这些‘铁核桃’,就别指望能形成产业化发展,更别谈带动百姓脱贫致富了。”

潘学军作核桃嫁接示范培训(彭建供图)

于是,我决定先从最基础的选种开始。选种的难度出乎自己的意料。一些好树种往往生长在很偏僻的地方,到那里最少得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一次,老乡们提到,有一个村子里有棵核桃树品质特别好。听到消息后,我一大早就驱车从县城往村子里赶。

记得,当天我们用5个小时开车到镇上,接着往村里开又花费了2个小时。到村口后,越野车进不去了,只能改坐老乡的摩托车。下了摩托车,以为应该到了,老乡说还得翻过一座山。直到下午6点,我们才终于看到了那棵核桃树。像这样能找到都算是幸运的,有时奔波半天,好品种连个树影都没有。

为了选育出优良的核桃品种,我利用两年多的时间走遍了贵州的88个县市,最终从多万株核桃树中选育出了4个核桃优质新品种,并命名为“黔核”系列:5号适合做核桃乳,6号含油率高,7号适合做带壳核桃销售,8号的颜色很漂亮,这些都是适于黔西北种植的优质高产品种。

好品种是有了,但还缺好技术。传统核桃种植挂果期长达10年,收效太慢。怎么办?我想到了“嫁接”。通过嫁接,能够保障核桃优良品种的快速繁殖,既能增产增质,又能缩短挂果期。针对赫章县本地核桃树品种的嫁接改良,我又带领团队下功夫研究相关技术。现在,我们的嫁接苗4年就可以开始挂果,8年就可以达到亩产斤。

目前,在我和我们团队制定的未来5到10年的规划中,核桃养分调控和主要虫害绿色防控被列为难点和重点,只有加强品种换优,加强养分调控和病虫害防治,才能保证种下好品种,产出优质核桃。

潘学军讲解核桃嫁接技术(彭建供图)

推广优良品种

核桃新品种和种植技术都有了,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进村入户推广。

我发现,在赫章发展核桃,最难的不是育种,也不是嫁接,而是转变老百姓的观念。之前,老百姓种下核桃树后就再也不管,靠天吃饭,虽然收益少,但不花力气。现在,要他们给核桃树嫁接、施肥、拉枝、疏果、防虫,老百姓一时接受不了。

我认为,要让老百姓接受科学种树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出成效给他们看。

赫章县财神镇的农户李富贵大爷比较愿意尝试新事物,他决定让我在他家地里试一试。我在李富贵家的种植园做了嫁接对比,一块地嫁接的是“黔核”系列品种,另一块地嫁接了外地品种“香玲”。实验初期,看到“香玲”结果快,李富贵对我说:“你们搞的这些‘本地军’不如‘外来兵’啊!”结果过了三年后,“剧情”开始反转。“香玲”大部分叶子开始耷拉枯萎,而“黔核”却依然郁郁葱葱。在实践面前,李富贵心服口服。

潘学军作核桃嫁接技术培训(彭建供图)

一次,在罗州镇高山村,村民江应文的多株核桃树上,密密麻麻挂满了小核桃。我看到后对他说:“果结得太多了,影响产量,必须疏果。”

“不行,摘掉多可惜。”江应文死活不答应。我说:“那这样吧,我找一棵树,一半疏果,一半不疏果,等秋天看看哪边收成好。”江应文勉强应允下来。秋天收完核桃后,一上秤,疏果的那边果然足足重了9公斤。江应文服气了。

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更多农户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他们从起初的质疑、拒绝种植,变为纷纷主动要求引进核桃新品种及嫁接技术。

于是,我手把手地教农户怎么种。为了便于交流,我还学会了很多赫章“土话”。比如,我告诉当地老乡,好核桃的标准就是“胀不胀、白不白、香不香”,“胀”就是饱满的意思。

一来二去,老乡们也越来越信赖我,我推荐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几年下来,核桃新品种种植显著促进了增产增收。但是,这还不是我的最终目标。核桃不光可以简单地卖果子,还可以用来制作核桃乳、核桃油、核桃糖、核桃酒等。我希望能够将赫章核桃业做成一条高附加值产业链,真正帮助老乡们脱贫致富。因此,我主动牵线搭桥,帮助赫章引进了外地的核桃乳生产企业、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对延伸核桃产业链、促进核桃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潘学军向村民传授核桃种植技术(彭建供图)

深入田间地头

我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技特派员,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到现场,要深入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赫章是国家级贫困县,年,县城还不通高速,也没有铁路,交通极为不便。从贵州大学到赫章,单程就要12个小时以上。虽然路程遥远,但挡不住我深入田间地头的脚步。

在培育新品种时,不管这些树是在大山顶上,还是在悬崖边上,我都会坚持到现场测量、取样。有时,常常累得饭都不想吃,回到住处蒙头就睡。

对此,我的一些学生很不解:为什么连最简单的测量也要亲自跑一趟?

我对他们说:“一是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数据,二是为了不辜负老乡们的期待和信任。”

在赫章,我亲历了这样一件事:财神镇财神村农户常吕端家有3棵很优质的核桃树种,被研究小组选中做实验。头一天抽样结束后,第二天再去时,发现常吕端和老伴看起来很疲惫。一问才知道,两位老人怕做过实验的核桃树有闪失,在树下守了一夜。老人说,那是他们的养老树,要看好它。

我每年有2/3的时间都在下乡,自己对农户的技术指导,都是面对面地谈,手把手地教。在教室里讲半天理论,老乡们一般不容易懂。实地一操作,他们立马就明白了。

原本是贫困户的李富贵,经我手把手的指导,建起核桃采穗圃,一跃成为家庭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脱贫户。现在他本人也成为一名核桃嫁接管理技术员。

这几年来,我给赫章县培养出多名科技特派员。在我的帮助下,《赫章县万亩核桃产业发展规划》《赫章县省级现代高效核桃产业示范园区规划》相继出炉,赫章县被批准为国家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成为贵州核桃产业的领头羊、贵州核桃产业的一张“名片”。

如今,在赫章,许多核桃种植大户高兴地说,越来越多的“潘核桃”与他们一道走进田间地头,让“摇钱树”不停地长出累累硕果。

潘学军在天葡庄园测产李学友摄

科技助农增收

从事葡萄研究是我的“老本行”。在赫章,我不仅发展壮大核桃产业,我们贵州大学农学院还把六曲河镇天葡庄园作为科研实践基地,为其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实现科技助力产业,产业助农增收。

我们跟天葡庄园合作,作为技术支撑团队,重点实施大棚葡萄避雨栽培技术,通过大棚避雨栽培技术,现已实现七个品种葡萄在赫章落地,能够体现优质、高产。特别是在大棚栽培的基础上,我又提出促成栽培技术,让葡萄能够提早成熟,结合大棚栽培,葡萄的成熟期提早了15至20天,拉长了葡萄产品供应期。

如今,六曲河镇天葡庄园经过四年的发展,葡萄园已初具规模,每到夏秋时节,进入采摘期的葡萄晶莹剔透,硕果累累。

年8月,贵州省农科院和毕节市农业局专家组对我们在天葡庄园实施的大棚葡萄避雨与促成栽培进行现场测产,测产结果表明:采用大棚避雨栽培,一个30m×8m标准棚每棚栽葡萄81株左右。通过破眠剂施用和温度、湿度与水分调控,实现了葡萄的提早成熟。早夏葡萄平均每株挂果超过9穗,平均单穗重.67克,折合亩产量.1公斤,采用促成栽培的早夏葡萄可以比普通种植的早成熟15至20天,种植效益提升50%以上。通过提早上市,早夏葡萄可卖到35元/斤。

下一步,我们贵大农学院将在葡萄优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方面,加强与天葡庄园的合作,把控温、控湿、控光特种设备用进去,进一步开发葡萄的延迟栽培、周年结果,让天葡庄园的葡萄在春节前后成熟,把晚熟葡萄作为一个配套旅游产品,可以很好地提升六曲河镇作为观光旅游特色小镇的吸引力。

来源:赫章发布

潘学军/讲述李学友/整理

总监制:李学友监制:汪华编审:徐书宇编辑:曹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